close

吉田寮,是京都大學吉田校區內的學生宿舍
也是日本目前尚有使用功能的學生宿舍中,歷史最深長的一間。

雖然統稱為吉田寮,但裡面包含的設施有﹝現棟﹞、﹝食堂﹞、﹝西寮(新棟)﹞ 
其中歷史最遠可以追溯到﹝吉田寮食堂﹞誕生的1889年(明治22),當時是「第三高等中學校寄宿舍」的食堂。
算下來已經有130年的歷史,是京都大學內最老的建築物。

而兩層樓木造式建築的﹝現棟﹞則是建於1913年(大正2年),整體由三棟相互平行的平房所構成,
距今已有106年歷史的現棟也被建築領域的專家視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有其修復、整備的價值。

除了歷史性的代表意義,吉田寮至今被人們注目的原因更在於它具有「完全學生自治」的精神。
從百年餘前開始,吉田寮雖然立地於校園內,但並不隸屬於學校行政的管轄範圍
所有起居、入居者的面試、設施的大大小小管理事宜都由「吉田寮自治會」全權負責
換句話說,吉田寮是京都大學所提倡的「學風自由」的指標。

但由於吉田日漸老朽,這樣的「自治權」也好幾度受到校方牽制和挑戰。
即使吉田寮自治會曾多次向校方提出宿舍整修的請求,
但校方不僅沒有針對老朽化的問題給出正面答覆,
甚至以此為由下令宿舍停用,催促宿生搬出宿舍。

也許是想吸引更多人注目,現在即使不是宿舍生,甚至不是京大學生,都可以入內參觀吉田寮
(必須在門口填寫入訪者名單)
(但是請注意!在內部請勿拍照~尤其是請避免拍到宿舍生)

校方於2017年以危險之名宣布吉田寮的廢棄化計畫,
更要求全部的宿舍生於2018年9月底搬出吉田寮
至今已經過了一年,仍有20餘人繼續住在吉田寮。
上個月也因緣際會,參加了吉田寮廣報室舉辦的「在寮期限一週年LIVE」的活動!
細看這百餘年來吉田寮的乖桀命運。

首先,
想特別介紹以「自治」聞名的吉田寮,寮內設有「厚生部」、「文化部」和「庶務部」
厚生部:生活水準的維持
文化部:文化活動的支援(例如部署了新聞局、情報局等部署)
庶務部:宿舍生名冊、金錢、郵政的管理作業

除此之外,也有執行委員會、監察委員會、評議會等等的組織
負責更細節的營運和相互制衡。


(此照片取自廣報室)

雖然看起來.....不是一般人能夠適應的生活空間,
但其實吉田寮內的機能很完備,打從戰前以來,除了各自的房間以外,寮內也有病室、賣店、集會所
集會所內更有乒乓球等等當時的娛樂設施~

並且,以前只有男學生可以入住的吉田寮,80年代以來,吉田寮也因應著社會逐步走向開放
1985年,開放女性大學部學生入住
1990年,開放留學生入住;1991年起更是開放全部的京大學生申請入住了。


(照片攝於在寮期限一週年活動當天)

把目光轉至吉田寮食堂,
雖然食堂因當時的拆遷紛爭,已在1986年停止營業
但食堂作為歷史最悠久的建築,並沒有被放棄。
在吉田寮自治會的妥善運用之下,現在食堂是作為宿舍內外的活動、交流空間
也成為了京都大學的文化發信據點之一。


(照片攝於在寮期限一週年活動當天)


(照片攝於在寮期限一週年活動當天)

宿舍生「追出」問題
校方已正式以「非法侵佔」(不法占有)之名,對目前未搬出的學生提出告訴,
關於吉田寮廢棄化,以及校方如此強硬的態度
吉田寮自治會也經常舉辦研討會,討論吉田寮的續存價值
有時也會邀請市民一起參加,希望擴大「吉田寮再生」話題的討論度。


(照片取自網路)

那天走了寮內一圈,不禁在心裡吶喊「這真的有人住嗎.......」
殘破的牆垣,灰塵飛揚的走廊及置物空間,這生活品質....
但多了解一下吉田寮的背景和歷史後,
我想,比起生活品質,在吉田寮的生活更追求的是一種意識問題吧。

「學生自治」重不重要?有必要弄成這種局面嗎?
我自己大學時曾經擔任學生自治會的會長,對我而言,學生擁有決定事物的權利是很重要的
需要學生自治,並不只是因為「不願受控於學校」,而是擁有機會去思考「學校之於學生」的意義。
提倡「探索學問的自由」的同時,如果扼殺了學生「基本的」自治權,但不是很諷刺嗎?
若凡事都只依循學校的指示,如何以更自由的思考進行研究呢?

吉田寮像天堂一樣,也許殘破不堪,
但那裡守護的是學生的信念,空氣中飄著一種「做什麼都可以」的自由的氣息
(吉田寮內也不提倡日本的「敬語」文化,不管前後輩的關係,在寮內可以用普通體對話)

真心希望如此かっこいい的吉田寮可以得到校方適當的對待
進行建築層面的整修,提升安全性能,做為京大的學生自治自由的最後一道防線而續存。

arrow
arrow

    piggy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