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術館,是作品與觀者相遇的空間
作品展示的方式、內部空間的安排,支配著千百種的邂逅方式。

傳統美術館的展示空間,是在宮殿般的內部堆疊著鑲金框的作品,
觀者步行於館內,一邊感受時代氛圍,跟著單一順路,依既定的作品擺放順序認識展覽。
集中型的古典展示方式凸顯了作品的龐大與壓力,
雖說目不暇及,但觀者卻無法細細品味,古典展示的場域意在強調作品和觀者之間的距離感。

20世紀以後,以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為首
建構如同「白盒子(White Cube)」一般純淨、無干擾的展示空間
每件作品都能獲得均值的空間、光線配置,
透過白盒子中的展示,雖然能讓作品走出「貴族」的階層,
但強烈展現了藝術的專業性,美術館依舊被視為高門檻、對象限定的空間。

在六零年代全球躁動,反體制,反文化(counter-culture)的背景下,
也有一群有志者挺身反抗美術館的舊體制與菁英霸權的問題。發揚了美術館外的裝置藝術、行為藝術等

隨著展示形勢逐漸改變,美術館跳脫出「收藏作品」的框架,其中的教育功能也開始被重視。
美術館該如何走下殿堂,與社會接軌,是越來越受關注的議題與主流的努力目標。

日本近十年,新建了許多美術館
無論是建築本身或是內部空間的設計都能感受到「與觀者對話、相遇」已納入美術館的主要追求
本文想透過日本青森縣十和田市的「十和田現代美術館」作為例子,試著談談美術館的新型態。

十和田現代美術館(Towada Art Center)是「Arts Towada計畫」的重點設施,
秉持著「透過藝術,提供新體驗」的概念,於2008年開館。
建築設計是出自於西沢立衛建築設計事務所之手。
美術館藏有38件恆久設置的常設作品,其中包含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等知名的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除了常設展,十和田現代美術館也有足夠的企劃展空間,咖啡廳,同時也能提供給市民活動與交流。

「藝術作品的家」是西沢立衛在設計這棟美術館建築時提出的主要概念。
此外,西沢立衛一向很重視美術館空間與城市的連結,
十和田美術館使用了大量的落地窗,利用透明感打造開放性,縮近美術館與日常生活的距離。

有別於傳統四方體的美術館空間,十和田美術館的外觀像是大小不一堆疊而成的箱子
此舉不僅讓美術館建築更為自由,也能看作對近代「White Cube」的一種玩味。

由16個白色盒子構成,美術館內的迴遊方式自然也變得相當多樣化。
觀者能在館內自由穿梭、盡情迷路,沒有特定的順路必須遵循。
21世紀以來,美術館已不再是單方面的啟蒙,具有教育功能的公共空間。
從建築或空間設計的角度上而言,美術館與城市、觀者的交流的重要性,已成為當代最新的共識。

arrow
arrow

    piggy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