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日本石川縣的「金沢(かなざわ)21世紀美術館」於2004年開館,經過15個年頭的累積,目前已成為金沢知名的景點。
金沢的人口大約44萬人,但21世紀美術館的年間觀光客人數高達250萬

其中一大原因必須歸功於21美的駐館招牌作品
出自阿根廷藝術家 Leandro ERLICH 的《The Swimming Pool》

因為本文並不是要介紹 Leandro,也不是要介紹泳池作品,這邊就容我先言歸正傳!
我要談的是除此之外的原因。

21美的建築設計,是出自目前在日本頗具盛名的 「妹島和世+西沢立衛 / SANAA」
這兩位建築師所組成的團隊SANNA,在2004年得到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金獅子獎
其他作品,例如,和歌山縣的「熊野古道なかへち美術館」也是出於SANAA之手,團隊的風格相當強烈 

擅長使用大面積的玻璃,不僅被溫柔的採光賦予了巨大的開放感
更是大大地降低了建築物存在於自然景觀中的唐突感。

除了上述的透明開放性,
SANAA在設計金沢21世紀美術館時,更是抱持以下的目標:
1、公園般的多方向性
2、避免上下關係的產生的水平性

如此一來,金沢21世紀美術館為何是造型獨特的圓形美術館,也大抵有個解答了!
以外觀來說,就留下了「沒有任何限制」的視覺印象。

接下來我要談的是「金沢21世紀美術館」的空間及概念。

所謂美術館的機能,至今已經發展到第四代。
從「保存機能」、「展示公開」、70年代演變成為一種「學習體驗的複合設施」
而今天,美術館的機能是追求「雙方向性的平台(platform)」

大約半年前,碰巧聽到21世紀美術館的主要策展人的ART TALK
她談到美術館的理念和存在意義
「藉由美術館和街區的共生,創造金沢新的魅力與活力」是21美開館時的願景
我認為更具體地說,這裡的﹝街區﹞指的是金沢當地居民的生活。
總地來說「透過美術館,打造新的居住文化」是21世紀美術館背負的使命。

此處先把官網上冠冕堂皇、洋洋灑灑的條列式CONCEPTS放一邊
簡單而言,21世紀美術館的關鍵字可以整理為以下幾點
1、移動v.s橫斷
2、日常性v.s個別性
3、場域的創出v.s介入

(結果我整理出來的語彙更難理解。。。)

其實簡單來說,21美的空間哲學可以說是很多變的(那前面講那麼多生難字詞幹嘛!)
展場與展場間的隔板可以移動,因此能夠符合不同展覽的需求
參觀的動線也毫無束縛,讓觀客每次入館都得到不同的體驗。
(※補充:強制被迫必須看所有作品,很容易造成觀客的記憶混濁)

如此一來,訪客猶如在美術館裡散步、迷路
人類身體裡無意識的自發性也能藉此被培養。

此外,美術館的儲備空間皆收為最小化,避免打擾作品的獨立性

我藉由這篇不算深入的文章,簡單地談了金沢21世紀美術館的空間。
對我來說SANAA的建築打開了美術館的另一種視野跟面貌,是當今很大的突破
希望各位看官滿意 (?
下此有機會到金沢的話,別忘了到21世紀美術館走走!

881!

arrow
arrow

    piggy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